3、鰻鱺
俗稱白鱔,性平,味甘,能補虛弱,同時又屬一種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宋代醫(yī)家認為鰻鱺魚會動風。清代食醫(yī)王士雄也認為多食助熱發(fā)病?!峨S息居飲食譜》中指出:孕媽媽忌之。恐其有肥膩生痰,助熱動風,有損胎氣之弊。
4、螃蟹
在中醫(yī)里,螃蟹的屬性比較寒涼,而且它本身也具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吃得太多,很容易造成流產。此外,大陸的臨床發(fā)現,螃蟹腳所具的活血化瘀效果更強烈。蟹爪能散瘀血、通經絡。《別錄》中早有蟹爪主破胞墮胎的記載。《本草綱目》中也說它墮生胎,下死胎。所以,婦女在懷孕期間切勿食之。

5、驢肉
性平,味酸甘,雖有補血益氣作用,但根據前人經驗,孕媽媽應當忌食驢肉。如《日用本草》中記載:驢肉,妊婦食之難產。
6、鱉
甲魚本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具有通血絡和活血的作用,可散淤塊、打散腫瘤。因此,臨床上某些長有腫瘤的病人會攝取甲魚來抑制腫瘤的生長。但對孕媽媽來說,甲魚卻吃不得,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成長,如果受到甲魚食物的破壞,或抑制其生長,易造成流產或胎兒生長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