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除做菜用外,還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其根味辛,入肝經(jīng),溫中,行氣,散瘀,葉味甘辛咸,性溫,入胃,肝,腎經(jīng),溫中行氣,散瘀。
韭菜活血散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韭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本草綱目》中說:"韭籽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shù),遺尿,"民間常用韭菜治療身體虛弱,肺結(jié)核盜汗,噎嗝反胃,婦女產(chǎn)后血暈,吐清水及跌打刀傷腫痛,神經(jīng)性和過敏性皮炎,新生小兒硬皮癥等。
豬血(豬紅):又稱液體肉、血豆腐和血花等,味甘、苦,性溫,有解毒清腸、補血美容的功效。豬血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zhì)、鐵、磷、鈣、尼克酸等營養(yǎng)成分。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豬血味咸,性平,主治,可生血、瘴氣、中風、跌打損傷、骨折及頭痛眩暈。此外,豬血可抑制結(jié)石,解毒。豬血含水分95%,蛋白質(zhì)4.3%,脂肪0.2%,碳水化物0.1%,灰分0.5%;鈣69毫克,磷2毫克,鐵15毫克。
豬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兒童和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多吃些有動物血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并能有效地預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