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造成第一孕期脹氣的最主要原因, 正是激素分泌改變造成的。
進入第二孕期之后,子宮慢慢擴大,懷孕5個月后就會超過肚臍的部位,所有的腸會被擠到胃的上方和左右兩邊,整個空間都被子宮占滿,所以很容易壓迫到大腸、小腸,蠕動能力也會變差。
34周后癥狀逐漸減輕
懷孕后期的脹氣和前期的脹氣不同,前期是因為胃脹氣、腸蠕動變差、腸子容易脹痛所造成的;
進入懷孕后期,子宮擴大,寶寶開始壓迫到腹部上方,也就是上腸 胃道,包括胃、十二指腸的部位。
所以在懷孕34周之前(子宮擴大時),吃的食物太多或太油膩,就會有想吐、胃痛的癥狀;但是34周到36周,胎兒會逐漸下降,準媽媽則會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孕期脹氣對胎兒的影響
脹氣使孕婦挑食,不利于營養(yǎng)吸收
孕婦脹氣對胎兒并無大礙,只是有些小的影響而已。但是媽媽在胃不舒服的時候,食欲會變差,從而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
例如,孕期前3個月,胎兒需要蛋白質(zhì),而在懷孕中后期,淀粉類則是胎兒最需要的營養(yǎng);此時,媽媽因為胃脹氣的不適,吸收能力比較差,也會變得挑食,使得胎兒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
如果自行使用瀉藥,導致缺少維生素
脹氣也會造成便秘,情況嚴重的話,就必須將大腸中的糞便排出來。
一般來說,醫(yī)生會使用輕度的瀉藥,幫助孕婦排便,這對寶寶并不會有負面的影響,但是就怕有些媽媽忍受不了便秘的痛苦,不等問醫(yī)生就自己隨便吃藥,這樣很容易減少準媽媽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使胎兒陷入缺少維生素的危險。
所以建議準媽媽們,不要擅自使用過于厲害的瀉藥,使用瀉藥之前,一定要先征求醫(y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