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新生入園,多久以后才能適應呢?有的家長覺得,只要熬過孩子哭得最厲害的第一周,就好了。其實,孩子的適應期并沒有這么快。有的孩子甚至需要整個學期的時間,來逐漸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想讓孩子能夠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后的第一個月時間里,家長需要分階段分目標地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
孩子入園第一個月適應期,可以分為四周,在這四周里,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同時有針對地對其進行“適應訓練”。
入園第一周:解決哭鬧是最大的任務。
入園第一周,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因為分離焦慮而產(chǎn)生哭鬧的行為,這也是家長最容易關注到的問題。所以,在孩子入園第一周,家長主要幫助孩子解決哭鬧的問題。
孩子去幼兒園就哭,該如何解決呢?主要需要家長在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的時候,掌握一些技巧。
入園前,多積極暗示,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產(chǎn)生恐懼。
入園的時候,家長要干脆地跟孩子告別,不要自己依依不舍甚至流著眼淚,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
及時表揚孩子,多說鼓勵的話。孩子今天哭的時間比昨天哭的時間短,這就是進步,家長的肯定,能夠讓孩子收獲信心,表現(xiàn)也會越來越好。
只要孩子的身體沒有出現(xiàn)不適癥狀,不要因為哭鬧,就不讓孩子去幼兒園了。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分離焦慮持續(xù)時間更久,哭鬧的問題也更難解決。
入園第二周:幫助孩子提升自理能力。
孩子不想去上幼兒園,一去就哭鬧,也不僅僅是因為跟家長分不開,還跟其自理能力、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有關系。
孩子在入園前,如果已經(jīng)掌握了自己吃飯、穿脫衣物、如廁等能力,那么在進入幼兒園以后就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這樣自身的焦慮也會降低。
對于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家長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老師,也要自己在家中幫助孩子訓練。從進入幼兒園以后,家長就不能夠再事事包辦了,要多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幫助孩子提升自理能力。
在家中,要讓孩子自己穿脫衣物、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這些自理能力是必須掌握的。如果孩子不會或者還不熟練,家長要多示范多引導,但是不要直接代替孩子去做。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自理能力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一回到家里,家長還是提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服務”,這樣對孩子百害無一利。
幫助孩子提升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入園第三周:調(diào)整孩子的作息時間,盡量做到按時入園。
在剛入園的前兩周,一些幼兒園為了給小班新生更多的緩沖時間,并不會在入園時間上嚴格要求。再加上哭鬧的孩子需要安撫,入園時間就會比規(guī)定的時間晚一些。
經(jīng)過了前兩周的入園適應,家長要讓孩子逐漸地步入正軌,無特殊情況,盡量做到按時入園。入園時間太隨意,總是遲到,也不利于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讓孩子按時入園,不僅要注意早起時間,更需要作息時間的整體調(diào)整。
晚上不要讓孩子睡得太晚,以免早上不愿起床。幼兒園的孩子,每天晚上的入睡時間不要超過九點半。早點給孩子洗漱,讓孩子安靜下來,早點睡覺。
早上家長要早起一會兒,留出叫醒孩子的時間,有的孩子早上喜歡賴床。家長可以用歡快的兒歌喚醒,或者游戲的方式,來讓孩子快點起床。
早上的起床、穿衣、吃飯時間,家長要規(guī)劃好,保證孩子能夠按時入園。
周末或者是放假的時候,也不要輕易打亂孩子的作息規(guī)律,以免開學以后又要重新適應。
讓孩子按時入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這對孩子以后上小學也是有好處的。
入園第四周:無特殊情況不缺勤,堅持入園,養(yǎng)成好習慣。
初入幼兒園的孩子,對于抗拒去幼兒園容易出現(xiàn)反復的情況,一段時間愿意去,一段時間可能又不想去了。而家長的做法,則對孩子最終是否能夠良好地適應幼兒園,有著重要的影響。
剛入園的時候,重點是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和抗拒,所以對孩子的要求也并不高。但是,隨著入園時間增加,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堅持入園的好習慣。沒有特殊情況,比如孩子生病身體不適等原因,不要輕易給孩子請假。
不少孩子因為過個周末,周一再去幼兒園時都會哭鬧不想去,如果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請假,孩子就更容易產(chǎn)生不想去幼兒園的心理。
要讓孩子能夠堅持入園,是需要家長來做到的。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體驗之一,也是他們走向獨立的必經(jīng)路。身為家長,不僅要給孩子寵愛,更要給他們成長的機會。
在入園的第一個月里,家長會付出得更多一些。雖然勞累,但是對于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是非常有幫助的。
抓住入園第一個月適應期,幫助孩子邁出成長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