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榜樣示范
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同伴的榜樣能引起幼兒注意,更能激發(fā)幼兒模仿的興趣。進餐時,老師應常常為幼兒樹立正面榜樣。對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飯,不掉飯粒,細嚼慢咽的幼兒當作典型榜樣,去教育其他幼兒,讓他們主動調(diào)整自己的不良行為。
同時,教師還要有意識的把進餐表現(xiàn)好的幼兒與偏食、吃得慢的幼兒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邊的榜樣影響帶動他們,漸漸地讓他們在正確進餐的軌道上邁進。
11、注意觀察
針對幼兒進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一定要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如:吃飯慢有的是因為不會咀嚼,教師應教給他正確的方法;有的是因為身體不適,教師應更加關(guān)心,鼓勵他適量進餐;有的是因為不愛吃,教師應用游戲口吻激勵他。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12、親自實踐
師生一起親自實踐,有地放矢的進行教育,改變幼兒的不良飲食習慣。就是說,老師通過觀察了解到孩子不喜歡吃的菜,然后帶領(lǐng)孩子在種植園進行種植,讓孩子參與到青菜的成長過程中,等菜長好,在和孩子說說吃它的好處,最后大家一起食用。
13、家園配合
培育幼兒良好的飲食、洗漱生活習慣及生活自理能力。單靠幼兒園的教育還不夠,必須和家長同步教育,統(tǒng)一行動,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