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羊水對于胎兒的重要性,羊水過多或是偏少都是不利于胎兒的,甚至會有一定的風險。通過羊水指數可以初步判斷羊水的量是否正常,那么孕婦羊水指數的正常范圍是多少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詳細敘述這個問題。

所謂羊水,是指懷孕時子宮羊膜腔內的液體。在整個懷孕過程中,它是維持胎兒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胎兒的不同發(fā)育階段,羊水的來源也各不相同。在妊娠第一個三月期,羊水主要來自胚胎的血漿成分。之后,隨著胚胎的器官開始成熟發(fā)育,其他諸如胎兒的尿液、呼吸系統(tǒng)、胃腸道、臍帶、胎盤表面等等,也都成為了羊水的來源。
羊水指數是在做B超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區(qū)域,將4個區(qū)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數,孕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5-18厘米,平時講的羊水正常值3-8cm是指羊水最深度。
但是若檢查結果是5cm,這已經是明確偏少了,羊水到達臨界值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不少醫(yī)院的醫(yī)生在指數低于8cm時就會提示偏少,所以不少孕婦會聽到羊水指數范圍是8~18cm的說法。
同樣的,為了讓孕婦更加謹慎,當指數大于18cm時醫(yī)生就會提示羊水偏多,但其實羊水指數超過22~24cm時才是真正羊水過多,所以也有不少人聽到羊水指數范圍是8~24cm的說法。

羊水指數是孕婦每次產檢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健康指標,因為羊水對胎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關乎到胎兒的性命。
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妊娠足月時羊水量少于300ml,就稱羊水過少,羊水偏少時會導致分娩時難產,如果情況處理不好會導致胎兒缺氧而窒息。
而在懷孕的任何時期羊水量超過了2000ml,就稱羊水過多,羊水偏多會導致早產、胎膜早破、胎位異常,同樣如果情況處理不好會導致分娩時大出血,威脅到孕婦和胎兒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