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兒處理
(1)清理呼吸道:斷臍后繼續(xù)清除呼吸道粘液和羊水,用新生兒吸痰管或導尿管輕輕吸除新生兒咽部及鼻腔粘液和羊水,以免發(fā)生吸入性肺炎。當確認呼吸道粘液和羊水己吸凈而仍未啼哭時,可用手輕拍新生兒足底。新生兒大聲啼哭表示呼吸道已通暢。
(2)阿普加評分及其意義: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法用以判斷有無新生兒窒息及窒息嚴重程度,是以出生后一分鐘內的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及皮膚顏色5項體征為依據(jù),每項為0-2分。滿分為10分,屬正常新生兒。7分以上只需進行一般處理;4-7分缺氧較嚴重,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藥等措施才能恢復;4分以下缺氧嚴重,需緊急搶救,行喉鏡在直視下氣管內插管并給氧。缺氧較嚴重和嚴重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5分鐘、10分鐘時分別評分,直至連續(xù)兩次均≥8分為止。一分鐘評分反映在宮內的情況,是出生當時的情況;而5分鐘及以后評分則反映復蘇效果,與預后關系密切。阿普加評分以呼吸為基礎,皮膚顏色最靈敏,心率是最終消失的指標。臨床惡化順序為皮膚顏色- 呼吸- 肌張力- 反射 -心率。復蘇有效順序為心率- 反射- 皮膚顏色- 呼吸- 肌張力。肌張力恢復越快,預后越好。
(3)處理臍帶:清理新生兒呼吸道約需30秒鐘。隨后用75%乙醇消毒臍帶根部周圍,在距臍根0.5cm處用粗絲線結扎第二道,再在結扎線外0.5cm處結扎第二道。必須扎緊防止臍出血,避免用力過猛造成臍帶斷裂。在第二道結扎線外0.5cm處剪斷臍帶,擠出殘余血液,用20%高錳酸鉀液消毒臍帶斷面,藥液切不可接觸新生兒皮膚,以免發(fā)生皮膚灼傷。待臍帶斷面干后,以無菌紗布包蓋好,再用臍帶布包扎。目前還有用氣門芯、臍帶夾、血管鉗等方法取代雙重結扎臍帶法,據(jù)報道均獲得臍帶脫落快和減少臍帶感染的良好效果。處理臍帶時,應注意新生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