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什么時候能活動:產后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后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后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5、記得及早給BB吮吸乳頭:分娩后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產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產后第一天,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臥位學習喂奶。多數產婦分娩后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BB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6、4-6小時產婦要排尿:自然分娩的產婦,在分娩后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產婦排尿困難,發(fā)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應鼓勵產婦盡量起床解小便,實在有困難也可請醫(yī)生想辦法,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7、隨時留意自己的情況:產后24小時內若感到會陰部,或肛門有下墜不適感、疼痛感,應請醫(yī)生診治,以防感染和血腫發(fā)生。惡露會發(fā)出新鮮的血腥味,但如果發(fā)出惡臭,應立即告知醫(yī)生,因為這表示可能感染了。另外,最好在惡露排出期間使用衛(wèi)生棉或產婦衛(wèi)生巾。
8、除了家人,親戚朋友不要過早探望產婦和嬰兒:由于剛分娩后的產婦需要靜養(yǎng)以恢復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要給產婦盡量多的時間休息。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產婦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三、產后第一、二周不宜大補特補
產后第1、2周的主要目標是“利水消腫”,使惡露排凈,因此絕對不能大補特補。正確的進補觀念是:先排惡露、后補氣血,惡露越多,越不能補。前2周由于惡露未凈,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第1周可以吃麻油豬肝或豬肝(適合在早上、中午食用)、山藥排骨湯、紅棗銀耳湯,幫助子宮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還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yǎng)均衡。適量的橙子、柚子、獼猴桃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本階段的重點是開胃而不是滋補,胃口好,才會食之有味,吸收也好。第2周則以麻油豬腰、花生燉豬腳、魚湯等活化血液循環(huán),預防腰酸背痛。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毫升水分。等到第3、4周,惡露將凈,進入進補期,做菜時適當加米酒,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