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發(fā)燒是種常見的疾病,一般人也會選擇藥物退燒。而且如果發(fā)燒出現(xiàn)在半夜,很多藥店也都關(guān)門了,常常不能選購到適用藥。那么,半夜發(fā)燒怎么辦呢?其實除了吃藥,按摩穴位退燒是大家常常忽略的一種退燒方法,如果發(fā)燒溫度不是特別高的話,可以試試通過按摩穴位的方法來退燒,甚至有些朋友按摩5分鐘左右就開始見效了。
1、大椎穴
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痛、頭疼、咳嗽、氣喘。也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不管患了風寒感冒,還是因為其它病變造成的高燒不退,按摩這個穴位,就可快速退燒。
《針灸甲乙經(jīng)》:"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督脈具有統(tǒng)領(lǐng)一身陽氣的作用,故大椎穴被稱為"陽中之陽″。按摩大椎穴還可以間接補充人體的腎中之陽,增強抵抗力。
取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按摩方法: 用食指緩緩用力按壓大椎穴,持續(xù)數(shù)秒,再慢慢放手,反覆操作10~15次。
2、十宣穴
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廣泛應用于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按摩十宣穴具有緩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壓、手指麻木等作用。
取穴: 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按摩方法: 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為主,至十宣穴變紅變熱。刺激總時間每次以不超過3~5分鐘為宜。
3、曲池穴
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風止癢、清熱消腫、疏通經(jīng)絡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療肩肘關(guān)節(jié)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取穴: 位于胳膊肘橫紋的盡頭凹陷的地方。
按摩方法: 以指腹按壓或敲打1~3分鐘,每日次數(shù)不限。
4、合谷穴
合谷穴俗稱"虎口″,為大腸經(jīng)的原穴,是人體元氣經(jīng)過和留住的地方。按摩合谷穴最大的功效就是預防感冒,可以鎮(zhèn)靜止痛,通經(jīng)活絡,清熱解表,增加身體抵抗力。
穴位歌訣:"面口合谷收″,凡是頭面上的毛病,如頭痛、耳鳴、耳痛、牙痛、咽炎或扁桃體炎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及其他五官疾病,按摩合谷穴,都能快速減輕疼痛。
取穴: 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
按摩方法: 將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壓100下,每天3次,按壓至有酸麻感。
5、推六腑
取穴:前臂的小手指側(cè),肘橫紋至腕橫紋一段。
按摩方法: 操作者左手輕輕握住寶寶左手(以寶寶左手為例,雙手均可操作,每次只做一側(cè)即可),充分暴露穴位點。右手食指、中指并攏,以雙指腹部接觸寶寶六腑穴位處,在穴位區(qū)域,由肘向腕方向推動。有一定的按壓力,力量均衡柔和,速度為每分鐘20-80次。
應用經(jīng)驗:
1.六腑一般用于39℃以上的發(fā)燒,是一個比天河水更涼的穴位,所以在使用時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辨證使用,確實有明顯熱象才用,濫用會損傷正氣。
2. 六腑一般也不單用,都是配合著相應的辨證來用的。比如清心火,可配清小腸,因為心與小腸相表里;肝火,可配平肝;胃火,可配清胃。感冒發(fā)燒,要配合平肝清肺等等輕一些的用天河水,重的用六腑。發(fā)燒單用六腑或天河水,不進行辨證,效果一般不好,即便暫時退了燒,很快還會再升上來。這也是很多人用小兒推拿退燒不見效的原因。
3. 一般建議天河水和六腑不合在一起使用,防止家長們使用不當,過于寒涼傷及孩子。但是單用一穴效果就是不明顯,嘗試過后,可以考慮兩穴合用,有些孩子兩穴合用后才有效。但是注意把握度,不要過度使用。因為疾病都有其發(fā)展規(guī)律,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
4. 六腑應用時間,一般清熱根據(jù)年齡和病情確定。1-6歲的孩子,一次可以做2-10分鐘;如果以退燒為目的,六腑操作時間就要長,一般可在10-30分鐘。年齡越大、病情越重、時間越長。
5. 注意在推六腑時隨時觀察孩子手的溫度,如果手涼了,要停止,不要推過度。調(diào)理過程中,熱象漸漸少了,六腑操作時間也要慢慢減少,或換成天河水,沒有熱象就可以停用天河水或六腑。
關(guān)于按摩退燒的方法到這里就介紹完畢了,在古時候除了中藥以外,穴位針灸以及按摩也是常常會使用到的物理治療方法。當然,如果患者本身發(fā)燒問題已經(jīng)達到39、40度了,那已經(jīng)處于高燒的范圍了,建議應及時就醫(y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