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廣告告訴家長,制定規(guī)則,并嚴格執(zhí)行規(guī)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謹記 當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從卻被孩子置之不理時,你要用行動,而不是空洞的威脅,去獲得期望的行為。
很多方法都可以獲得想要的反應,其中一類是“否定性強化”,而另一類則是給孩子們一些獎勵或叫“積極強化”。你可以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酌情而定。
父母必須懂得影響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絮叨的討論和空洞的威脅只能對孩子產(chǎn)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點作用也沒有。這個結(jié)論已在無數(shù)家庭中得到驗證。在那些家庭中孩子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面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媽媽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點兒也不理會我的話。”其實瑞克并不傻!不難想象,瑞克的爸爸肯定是個講原則的人?! ?/p>
3、著孩子吼叫或斥罵會變成一種習慣,但這是一種毫無作用的習慣!
朋友,你曾經(jīng)對孩子叫喊過“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嗎?一些父母習慣
于指望怒火而不是行為來發(fā)揮作用。這非但讓你精疲力竭,并且難以奏效??堪蠢葻o法駕駛汽車,靠叫喊也無法“駕駛”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脅和斥罵會破壞親子關(guān)系。孩子被父母漸漸引導到了對立的方面,每一次對立,都使父母的神經(jīng)以及他們和孩子的關(guān)系變得緊張。更嚴重的后果是,當父母因為某種原因心情糟糕時(比如由于工作不順利或夫妻鬧別扭等),往往會情緒失控,突破常規(guī)的狀態(tài),對孩子進行非常嚴厲的懲罰。這時,沖突陡然升級,家庭的平靜就輕易地被一件生活瑣事徹底擊破。
讓我們再回到崎崎睡覺的那個場景。你說,崎崎每天扮演這樣的角色,他會覺得幸福嗎?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脅天天在他耳邊回蕩:“為什么你不能改掉這些毛病呢,崎崎?”、“我該拿你怎么辦呢,兒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動去洗澡睡覺該多好啊。”…… 崎崎忍受著這種嘮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幸運”的是,他有了一種能力,可以只聽自己想聽的,讓其他的話語統(tǒng)統(tǒng)“過耳不聞”,這就像生活在鐵路旁邊的人甚至聽不到火車隆隆駛過的聲音,崎崎學會了忽略他周圍毫無意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