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張、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后,這樣的情節(jié)就像一幕戲劇,會在成千上萬個家庭中反復上演。
你是不是覺得,媽媽和崎崎都像是老練的演員,他們已經(jīng)純熟于戲劇的情節(jié),并且認真忠實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個場景像是事先安排好的、計算機程序化般的、按照劇本上演的。事實上,每一天,每當媽媽想讓崎崎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時,都要經(jīng)過這些從假生氣逐漸升級到真生氣的步驟,以平靜開始、以沉著的臉色相威脅結束。崎崎已經(jīng)很明白,在媽媽達到爆發(fā)點之前,他都用不著行動。
難道這樣的游戲不夠愚蠢嗎?媽媽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脅,她不僅令自己一直處于煩惱的狀態(tài),并且還破壞了和孩子之間的積極關系。除非自己最終達到了真正的憤怒狀態(tài),她永遠也別指望能讓孩子立即響應?!?/p>
2、 父母的指令不明確,導致孩子對規(guī)則的蔑視。
從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應該以一定的規(guī)則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比如,定點喂奶,定點睡覺。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懂得規(guī)則就是規(guī)則,如果他們不遵守規(guī)則,他們就要承受他們所不喜歡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堅持原則,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壞規(guī)則。早期的親子互動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課堂。孩子通過父母的行為反饋來認識或矯正自己的行為。一個母親常常抱怨她8個月大的兒子不好好睡覺,兒子幾乎每晚半夜起來,一定要媽媽陪他玩,有時要玩一個多小時才肯再去睡。這位母親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位母親無奈地說:我一遍一遍地說,喬,現(xiàn)在該睡了??伤褪遣宦牎J茄?,媽媽一遍一遍地說,但結果呢,她還在繼續(xù)陪孩子玩,不是嗎?這樣的行為無疑給了孩子一個訊息:原則?啊,那是虛無的東西,和我無關,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現(xiàn)象:孩子抗拒父母權威、破壞規(guī)則。但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惡果。是父母的行為教會孩子,不服從父母的命令,并沒有什么不良后果,于是他們就不再服從這些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