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縫合?
縫合時機:胎兒生出后,即可進行修補手術。
醫(yī)生操作:按解剖層次逐層縫合,縫合前先用0.2%甲硝唑溶液沖洗會陰切口,陰道內置紗布卷,用0號鉻制腸線從切口頂端上0.5~1.0cm處開始連續(xù)縫合陰道黏膜至處女膜內環(huán)處打結,深部應包括部分黏膜下組織,同樣腸線間斷縫合肌層,達到止血和關閉死腔的目的。
多長時間: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當然根據傷口的深淺及醫(yī)生的不同,時間上多少是會有一些差別的。側切時的局部麻醉效力還在影響,縫合時的疼痛感不會很強。
用什么線:以前使用的是需要拆除的“不能溶解的線”,現(xiàn)在則一般使用合成吸收性縫合線即“能溶解的線”。合成的線經過一段時間,會被身體吸收并無害。短時間內會有不適感,一段時間后不適感會消失。

如何避免會陰側切?
醫(yī)生決定采用側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在這一點上,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