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小高興現(xiàn)在很外向,但最初接觸陌生人也很害怕。直到她6個月大時,家里來了客人要抱抱,剛開始小家伙總是愛搭不理,后來干脆哇哇大哭。奶奶最慣著:“誰家小孩兒不這樣?這么小不懂事,大點就好了!”大一點真的就會好嗎?
初為人母的我,開始上網(wǎng)搜索各類資料,這才知道寶寶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必經(jīng)階段——社交敏感期。我可以給她更深沉的愛,給她更好的衣食住行,可寶寶還這么小,人際交往環(huán)境可不能隨便創(chuàng)造。
沒有任何世俗(一定要出人頭地)的困擾,更沒有任何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暗示,只是一個單純、直接而迫切的愿望——我要多帶她接觸一下陌生人。
寶寶的發(fā)育始終脫離不了社會環(huán)境的刺激,我的初衷,就是能夠?qū)で笠粋€符合這個年齡階段,且前提一定要安全、衛(wèi)生、最好能有成長伙伴一起學習激勵、爸爸媽媽也能互動參與的社交圈。于是,從高興六個月開始便有了屬于我倆共同的早教生活。
早教不只是教孩子,明明是教媽媽!
第一次和那么多人在一起,小高興明顯有些煩躁不安。所有的寶寶都在媽媽懷里安安靜靜地配合著老師做動作,只有她緊緊地抱著我,任憑老師逗引,總是不愿靠前。直到有一次,她的主班老師的一句話給了我啟發(fā):“任何時候,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急躁,媽媽就是孩子的鏡子,你的鼓勵和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她”。
細想想,我的確表現(xiàn)的不夠好:玩具展示時,孩子注意力不夠,我非要強迫她坐下聽;自我介紹時,只要沒說謝謝,我就拉著她直到說出為止;互動游戲時,只要沒做到位,我就當面指責。大環(huán)境的影響,首先打亂了我的節(jié)奏,她才多大啊,我的耐心都哪去了——如果沒有外在提醒,我一直認為只要多看看育兒書、多聽聽老人建議,自己還算個合格媽媽。于是,我知道了“早教”教的不只是孩子,也是家長自己。
我開始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注意力不集中,我就換個姿勢抱抱她,變個聲調(diào)逗逗她;自我介紹時,我總是模仿她的口氣大聲說著“嗨”、“謝謝”;互動游戲時,我首先積極參與,調(diào)動她的情緒,如果她還是不做,回家以后再重復(fù)指導(dǎo)。
早教老師說:“這個階段的寶寶一周大多只有兩節(jié)課,一節(jié)課45分鐘。如果說上課只是上課,回到家沒有任何引導(dǎo),早教就沒有太大作用。只有早教中心和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才會相得益彰。”所以再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帶孩子上早教,我就告訴她:“不是讓寶寶學,而是我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