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父母和老人要溝通,但盡量少帶負面情緒去溝通
每個人都知道,一旦情緒出來,就不可能好好說話。所以,同樣,當有情緒時,不要去跟老人溝通,老人也會有情緒。
可以先讓自己的情緒壓一壓,然后再跟老人說:媽媽,我覺得你這樣子可能不太好。咱們換一種方式說會更好,具體換怎樣的方式,也要跟老人仔細講講。
很多時候,我們越親,就越不注重溝通,就覺得直說OK。但實際上,越親的人,就越在乎你對他是不是足夠的尊重和關注。
4、兩代人之間可以爭論,但最好不要爭吵
爭論是讓孩子可以看到各個方面的信息。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是這樣想的,爺爺奶奶是那樣想的。他看的東西越多,聽的東西越多,就知道事情可以有很多的看法。如此,孩子對事物會有更加全面的看法,思路更開闊。
如果孩子永遠只活在一種聲音里,只知道人生的一種可能,在一個單一通道里成長,比如我們現(xiàn)在只用成績作為孩子好壞的衡量標準時,孩子就一定出問題。
相反,讓孩子知道:我可以做這個事情,還可以做那個事情。換種方式,我還能做得很好,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強很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信、自尊。自尊是什么我覺得我好,自信是什么,我覺得我能。對吧?這個孩子覺得自己好,就覺得我行,你說他愿不愿意去做別的事情,他一定愿意做,只要他感興趣的事情。
但是,爭吵的話,就會引發(fā)家庭氛圍的緊張,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穩(wěn)定。家庭中的緊張情緒,一定會投射到孩子身上。這就是我提到過的:軀體化反應。
5、帶著老人學習,適當借助權威的支持
有時候,爺爺奶奶只是沒有意識,或者是不知道要這樣做,所以他才會犯一些錯誤。
所以年輕父母們可以帶著老人多去體驗,多去接觸,讓他們有更多的早教意識,獲得更多支持。很多聽過我講座的爺爺奶奶,都會在講座結束后跟我們討論半天,最后說,原來孩子要這么養(yǎng)啊。
另外,可以借助權威,因為父母直接跟老人說,老人不一定聽。何況很多時候,我們的溝通方式本身也存在問題。但是借助權威就不一樣??梢远鄮Ю先巳ヂ犞v座。我的靜觀育兒脫口秀,其實也可以下載下來,在老人們休息的時候,陪他們一起看看。因為這些脫口秀都是結合孩子們成長中容易遇到的最常見問題,給出的一些實際建議。
6、不要讓姥姥和奶奶同時帶孩子
不要讓姥姥和奶奶同時帶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沖突。我就犯過這樣的一個錯誤。最后,我也崩潰了,我老公也崩潰了,老人也是。
媽媽護女兒,婆婆護兒子,很自然,掐起來就沒法兒了。解決辦法就是,能不同時帶孩子,就不同時帶。不得已必須要一起相處,那就的要做好分工。比如奶奶負責孩子喂養(yǎng),姥姥負責家里的家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