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腹陰陽
健脾和胃,理氣消食,是治療腹部疾患的常用手法。家長要先用溫水將手泡熱,或者是雙手搓熱后再開始給孩子揉,揉的時候可以從孩子中脘至肚臍中線向兩肋方向分推,治療肚子痛、腹脹、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癥。
9、摩腹
調理氣機,理氣活血,健脾和胃,可用于一切病癥,根據病癥,可順可逆,日常保健,可順時針36或逆36圈的倍數施術,以寶寶舒服為度,可預防疾病的發(fā)生。順為瀉法,逆為補法!一定不能只順揉腹!天天順時針摩腹,可致氣虛。順摩腹可調理積食,實秘等;逆摩腹,可調理寒瀉,脾虛等。
10、捏脊(積)
又叫“搟皮兒”,“螞蟻上樹”,在民間流傳深遠,是一個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的手法,適用于一切虛弱之癥,尤其消化道病癥。保健作用就非常大,能把五臟六腑的氣機疏通一遍,可以讓孩子長的高,吃的飽,睡的香!
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推動,不離肌膚。媽媽奶奶多練習幾遍就會無師自通。容易出現的錯誤,還是捏的方向問題。捏積要從下往上捏,陽氣順勢生發(fā),對陽虛氣虛體寒孩子效果好,適合早晨和上午捏。下捏則適合一些陰虛嚴重,積食、發(fā)高燒等實熱的孩子。
11、揉中脘
主要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對腹脹腹痛、瀉泄嘔吐、食欲不振等有效。多與按揉足三里、推脾經合用。推中脘能降逆止嘔,常用于治療胃氣上逆、噯氣嘔惡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