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dāng)前位置: 主頁 > 學(xué)齡前 > 護理保健 >

孩子不愛洗手,媽媽無可奈何,學(xué)會這幾招讓孩子愛上洗手!

出處:網(wǎng)絡(luò)收集日期:2024-09-01 23:51:42編輯:胖虎愛撩妹
1個月前,3歲的奇奇每次從外面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爸爸的帶領(lǐng)下一起去洗手,乖乖的非常配合,還每次都說“我長大了,長高了,不用爸爸幫忙了”。爸爸媽媽都感到無比欣慰。
 
可是最近一個星期,奇奇好像變了一個人,每次都不愿意洗手,特別現(xiàn)在是疫情反撲的特殊時期,洗手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可是現(xiàn)在,反而因為不洗手的事情,媽媽都要對齊齊催促無數(shù)遍:
 
“齊齊,外面細(xì)菌多,你剛剛在電梯又到處亂摸了的,我們一起去洗手吧?”
 
“我不要洗!”齊齊很堅決地答道。
 
“那媽媽用消毒濕巾給你擦一下手。”媽媽沒辦法換一種方式。
 
“就不擦!”奇奇依然很倔。
 
“你看你的手這么臟,吃到肚子里會痛的,來,我們快去洗一下!”媽媽仍然堅持。
 
“不臟,不洗!”奇奇更大聲地抗議著。
 
 
 
媽媽的耐心已經(jīng)快被耗光了,知道再耗下去也說不動兒子。于是,強行把奇奇拽到了洗手間,摁住他洗了手,奇奇一邊洗一邊尖叫反抗,但奇奇的力量終究敵不過媽媽。手是洗完了,兒子卻哭鬧不止,甚至開始仍玩具砸東西。
 
《捕捉兒童敏感期》里說到:三四歲的孩子在很多方面表現(xiàn)為與父母作對,并不是真的作對,而是他進入了執(zhí)拗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通常是難以變通的,有時候甚至達到承認(rèn)難以理解的地步。
 
所以,在執(zhí)拗敏感期,孩子不愿意洗手也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xiàn),并不是孩子無理取鬧。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用“為什么洗手”的大道理去說服他洗手,或用獎勵刺激他洗手,或強行給他洗手的做法都是不科學(xué)的。
 
這樣做的后果,會讓孩子覺得洗手是大人的事情,對洗手更加厭惡和排斥,嚴(yán)重的就會影響親子關(guān)系的和諧。
 
兒童教育專家說:解決孩子的執(zhí)拗問題,一不強迫,二要理解,三要變通。那么,針對孩子不愛洗手這件事,父母應(yīng)該用智慧去引導(dǎo)孩子。
 
 
01 不要與孩子較勁,強行讓他洗手
 
從上文齊齊的故事里我們不難看出,處于執(zhí)拗敏感期的孩子,你就是跟他磨破嘴皮子講無數(shù)道理,恩威并施都沒有用,強行給他洗手,他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反抗和排斥,變得更加“固執(zhí)”,甚至是不可理喻。
 
而且在被強迫之后,出現(xiàn)了更激烈的副作用——扔玩具、砸東西,這就是在和父母“抗?fàn)?rdquo;;
 
他認(rèn)為自己的秩序感被打破,有挫敗感,可是力量弱小不敢直接和父母起沖突,就通過砸東西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父母也會感覺無奈又氣氛,可謂兩敗俱傷。
 
由此可見,強迫孩子洗手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02 給予孩子充分理解,學(xué)會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般來說,孩子的執(zhí)拗行為是沒有辦法徹底去除的,只能盡量去避免對抗,緩解問題。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先順從他的要求,減輕孩子的挫敗和不安。
 
那理解順從的意思就是要放任孩子不洗手嗎?當(dāng)然不是,而是需要父母改變強硬手段,轉(zhuǎn)變教育方式。
 
記得看過一則新聞,一家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們勤洗手,每次洗手前,都會在孩子的手背上蓋一個安全可水洗的印章,印章的圖案是細(xì)菌的卡通形象;
 
老師跟孩子們說:“大家的手會有很多看不見的細(xì)菌,這個卡通印章是唯一一個能看見的,我們一起去打敗他,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洗掉吧?”這時,孩子們都?xì)g天喜地的排隊洗手,洗干凈后都會成就感十足說“我打敗細(xì)菌啦”。
 
如果我們父母也能像這個幼兒園的做法一樣,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從孩子的角度,用游戲的方式來代替直接強迫的方式,讓孩子把洗手當(dāng)成一件讓他獲得成功的事情,不用央求,不用道理,把洗手這件事情變得簡單輕松。
 
 
 
03 掌握孩子的執(zhí)拗心理,變通一下
 
當(dāng)然,每一個小孩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有的小孩可能也并不吃父母迂回委婉這一套,就是軟硬不吃,堅決不配合、不洗手。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苦難多”,就看父母愿不愿意去想辦法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秉性,掌握他的執(zhí)拗心理,學(xué)會靈活變通,想想小妙招。
 
我是這樣做的,希望能給更多父母提供建議。
 
又一次,對3歲的兒子好說歹說硬是不愿意洗了手再吃飯,急中生智下故意用很神秘的語氣對兒子說:“媽媽就知道你不會洗手呢,所以給你買了特別可愛的,你喜歡的恐龍筷子。所以啊,你不洗手也沒關(guān)系,用筷子吃就好啦,這樣手上的小蟲蟲就不會吃到肚子里去了。”
 
兒子很開心地拿起筷子就吃起來,吃火腿腸沒問題,可是到吃他喜歡的牛肉丸時怎么也夾不起來,他就會主動跟我說:“媽媽,我要去洗手,用手拿著吃。”
 
從以上辦法可以看出,媽媽首先順從了兒子的意思——不洗手,并給他一種可以不洗手同樣可以吃飯的解決方案——筷子,而且是兒子喜歡的恐龍造型,他就不會對媽媽有抵觸情緒,甚至還很開心,情緒穩(wěn)定,也就不會過于執(zhí)拗。
 
而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筷子不能吃到喜歡的食物時,自己主動尋求解決辦法,主動要求洗手。
 
結(jié)語
 
很多父母可能難以理解孩子的執(zhí)拗敏感期,當(dāng)成人不能保證兒童能順利度過這段時期時,兒童心理必定受挫,所以,父母對對孩子不洗手的行為多一份理解,才能更好解決這個問題。
 
理解了,再加上耐心和有智慧技巧的變通,小小洗手這件事,難不倒各位聰明睿智的爸爸媽媽們。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