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臍帶血有沒有必要保存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所以,關于臍帶血是保存還是不保存,讓很多家長特別糾結。
有人說保存臍帶血就等于為寶寶存儲了一份生命備份。臍帶血不僅已能有效地治療幾十種難治性疾病和多種不治之癥,而且它所能治療的疾病種類還在不斷地增加。
但也有專家稱,臍帶血益于某些疾病的治療,但不包治百病。
本文指導專家:
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兒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抗癌協(xié)會小兒血液腫瘤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方建培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血液內科輸血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長林東軍教授
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實驗中心主任、研發(fā)中心主任魏偉博士
國外臍帶血應用趨成熟 國內臍帶血應用遇瓶頸
“自體臍帶血的應用價值毋庸置疑!”當美國杜克大學兒科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的帕里克被問及如何評價自體臍帶血的應用價值時,他這樣回答筆者。而這一觀點,從臍帶血應用比較發(fā)達的美國得到證實。
至今為止,美國自體臍帶血應用于自身或同胞親緣的治療超過700例;以美國規(guī)模最大的自體臍血庫Cord blood registry(Cp)公布的臨床應用數(shù)據(jù)為例,截至2013年,共有262例自體臍帶血應用于臨床,其中本人自存自用達到191例,占73%;同胞應用70例,占27%。
日本東京虎之門醫(yī)院血液科專家內田直之談到日本臍帶血應用情況時也表示,就日本臍帶血應用而言,不管是臍帶血應用案例數(shù)還是臍帶血應用的疾病種類,各方面都已相對成熟。
在我國,非血緣臍帶血的應用正在緊追國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救助。但是,在自體臍帶血應用方面卻相形見絀。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7大臍血庫自體臍帶血應用案例也不過100多例,與美國Cp單獨一家的應用數(shù)據(jù)相差甚遠。
除了應用數(shù)量的懸殊,在臨床適應癥的應用上也有差距,目前衛(wèi)計委批準通過的適應癥也只包括骨髓衰竭、血紅蛋白病、重癥免疫缺陷病、代謝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疾病。醫(yī)學界、公眾和媒體對臍帶血的認識、理解、認同和重視程度,也與國外形成了巨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