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生孩子不再是請個產婆上門就可以的事情了,而是到醫(yī)院去生。畢竟醫(yī)院的醫(yī)生都是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培訓,有什么問題也可以馬上解決。
如果是剖宮產的一般會有醫(yī)生主刀,如果是順產的大多時候都是助產士幫助了。助產士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幫助產婦順利生產。
檢查產婦宮口開了幾指的一般是助產士,安慰產婦不要怕的也是助產士。

在產房里教產婦用力的一般也是助產士,讓產婦別用力保護好會陰的也是助產士,所以助產士的作用非常大。
助產士每天都幫著產婦接生,對于生產要怎么呼吸,怎么用力,怎么更好更順利地把孩子生出來,可以說是胸有成竹,按理說到自己應該也會比較順利吧。
知道和做到還真是兩回事。北京一個助產士陶然,在生產時就拍了一個小小的紀錄片,從紀錄片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就是一個專業(yè)的助產士,生孩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會經歷難以耐受的疼,生孩子時也會遇到各種困難,甚至面臨用產鉗把孩子夾出來,或者是順產轉剖腹產的選擇。
助產士一波三折的順產經歷,痛得想咬老公,差點順轉剖
陶然是北京一家婦產醫(yī)院的助產士,自己的工作就是每天幫助產婦們順利地生孩子。經常都是給產婦加油打氣,看著一個個孩子順利健康的出生,讓她很有成就感。
不久之后她懷孕后,因為自己是助產士,知道順產對孩子更好,所以發(fā)動時就選擇順產。因為自己比較敏感,怕用無痛分娩會影響自己生孩子時用力,剛開始一直都是硬扛著。因為自己懂得很多,她一直以為自己可以的。
當宮縮的痛一陣陣地襲開的時候,陶然發(fā)現自己掌握的一堆分娩的知識,在疼痛之下似乎變得毫無作用,巨大的疼痛還是超過我自己的心理底線,疼得已經失去了理智。
這時候老公在一旁陪產,想扶她的手,但是她卻覺得很不耐煩:走開走開,煩死了。
甚至拿著老公的手放在嘴巴里就想咬下去,覺得自己今天的痛都是這個男人惹出來的。想著咬一下可以解自己心頭之恨。
后來實在是疼得不行了,她才要求同事給自己上麻醉,止痛,上了無痛之后確實好了一些。但是還是會痛。不敢把麻醉的量調得太大,主要怕自己到生孩子的時候會沒有力氣。
無痛分娩也不是真的完全無痛。起到的作用和媽媽的體質有關
有一些媽媽對麻醉比較敏感,可能會感覺到打了無痛之后從地獄回到了天堂,覺得似乎不痛了,有一些媽媽不太敏感的,打了無痛之后只是感覺疼痛等級下降了一些。
在一陣兵慌馬亂之后終于宮口開到十指了
我們的宮口開十指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十指,指的是宮頸管慢慢消失,而宮口開到了十厘米這么大,十厘米可以讓胎頭最大直徑(B超時檢查的雙頂徑就是胎兒頭部最大的直徑,一般到臨產時雙頂徑大約9.3厘米)
所以宮口開十指也意識著正式進入第二個產程,也就是開始生孩子了。
第二產程一般不會超過2小時
生孩子的時候不能太久,因為媽媽在第二產程時宮縮持續(xù)的時間會更長,一般每次宮縮會持續(xù)1分鐘甚至會更長。在宮縮的這段時間里,因為子宮的血管被擠壓,所以沒有氧氣供應給胎兒,生得太久胎兒容易缺氧。
按理說助產士天天指導別人配合醫(yī)生生孩子,自己這些道理都應該知道。
但是等到陶然自己生時,卻發(fā)現不是這么回事,疼得自己想嚎叫,壓根就沒有力氣,六個同事圍著自己,幫自己接生,但是同事們的指令她卻無辦法配合。
本來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但是因為痛得受不了,縮了一下腿孩子又縮回去了,看不到了。同事們一邊指導她:用力,吸口氣就出來了,不要縮腿,等下胎心要下降了。
但是同事的話她已經聽不進去了,痛的時候就會縮腿,同事說:你再這樣不理你了,都不配合的。
同事還沒說完,胎心檢測處就看到胎心開始下降了。從180下降到90,這代表著胎兒已經出現缺氧的情況了。
大腦對缺氧最敏感,缺氧超過2分鐘就會對大腦造成傷害,所以同事們開始也慌了。
一個同事去準備了產鉗,如果2分鐘孩子的胎心沒有恢復,那就要用產鉗把孩子的頭夾出來,這樣可以縮短產程,讓孩子的頭盡快出來自主呼吸,不會缺氧影響孩子的大腦。
但是產鉗比較硬,而孩子的頭骨比較軟,用產鉗很容易把孩子的頭夾傷,有一定的風險。
所以手上沒活的同事都沖進了產房,有同事壓著陶然不讓她動,而陶然自己也知道胎心慢的后果,開始用力生。
這時候陪產的老公也嚇得頭上滿是冷汗。還是一個同事已經跑到手術室去約醫(yī)生了,再生不出來就要轉剖宮產了。
幸好孩子也很爭氣,知道媽媽不容易,也在努力著,沒一會胎心回到了200,同事們這才放下心來。
大家齊心協(xié)力,終于把孩子生了出來,老公在旁邊幫孩子剪臍帶,一稱孩子其實也不大就是5斤5兩。
助產士自己天天幫別人接生,但是真到了自己生才發(fā)現,生孩子太不容易了,媽媽們太偉大了。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