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痔瘡很多媽媽都有,那是因為在懷孕后,新媽媽體內會產生多量性激素,由于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胃腸道平滑肌的脹力減退,蠕動減少、減弱,使食物在胃里排空推遲,在腸里運輸時間延長,導致糞便在結腸中潴留時間過長,水分減少,糞便變得干結,而易發(fā)生便秘,使排便時需要用力摒氣,加上增大的子宮對直腸的壓迫,盆腔靜脈回流不暢,發(fā)生痔瘡。另外,在分娩的時候,新媽媽由于用力摒氣也可導致痔瘡的發(fā)生。
1. 要預防產后痔瘡,必須從孕期做起。由于子宮增大,盆腔內壓力增加是無法改變的,但可防止痔瘡的加重,如避免便秘,避免久立久坐,調整飲食等。
2. 勤喝水、早活動。由于產后失血,腸道津液水分不足,以致造成便秘,而勤喝水,早活動,可增加腸道水分,增強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3. 少食辛辣、精細食物,多食粗纖維食物。一些婦女產后怕受寒,不論吃什么都加胡椒,這樣很容易發(fā)生痔瘡。同樣,過多吃雞蛋等精細食物,可引起大便干結而量少,使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不但能引起痔瘡,而且對人體健康亦不利。因此,產婦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纖維素較多的食品,這樣消化后的殘渣較多,大便時易排出。
4. 勤換內褲、勤洗浴。不但保持了肛門清潔,避免惡露刺激,還能促進該部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水腫,預防外痔。早晚使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外陰及肛周,使會陰部清潔、干爽,內褲常換常洗,選用柔軟并質量可靠的毛巾。
5. 早排便、早用開塞露。產后應盡快恢復產前的排便習慣。一般3日內—定要排—次大便,以防便秘;產后婦女,不論大便是否干燥,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開塞露潤滑糞便,以免撕傷肛管皮膚而發(fā)生肛裂。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m.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小編編輯整理
閱讀本文的網友也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