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手的癥狀表現(xiàn)為:手腕側上方疼痛,有時這種疼痛還可能輻射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在大拇指做伸直與伸展動作時,疼痛尤其劇烈。媽媽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自檢:將拇指放入四指中,輕輕握拳,拳頭往小拇指的方向壓,如果靠近大拇指的手腕會痛,就可能是“媽媽手”找上門了!
產(chǎn)后的媽媽是患“媽媽手”概率較高的人群,因為剛剛經(jīng)歷了分娩,她們的肌腱、韌帶都比較脆弱,很容易受傷,加之因為要照顧寶寶,手部過度勞損,造成手腕肌腱發(fā)炎,手腕附近疼痛腫脹。俗話說“預防勝于治療”,準媽媽趕緊來看看媽媽手該如何防范吧!
1、巧用護腕避免肌肉損傷
分娩后的一個月,媽媽的手是最辛苦的,抱寶寶、擠奶、喂奶、換尿布……短時間內拇指的工作量大增,手部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很多媽媽因此在月子里傷了手腕,戴一副護腕,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手腕。
2、掌握抱孩子的正確姿勢
媽媽在抱孩子時應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輕輕扶擋的作用,最好是雙側手臂交替著抱,也不要長時間保持同種姿勢。在母乳喂養(yǎng)過程中,可嘗試使用哺乳枕來安放寶寶,避免寶寶重量長時間靠手支撐。
3、選對月子服防止手部受寒
月子期間媽媽身體虛弱,風邪容易趁虛而入,引起一些月子病,特別是關節(jié)疼痛。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月子服也應盡量選擇長袖衣褲,注意手腳部保暖。如果穿長袖月子服覺得熱,可適度開空調,但是溫度要保持在26度左右,不要太冷,并且風口切勿對著媽媽直吹。
4、使用吸奶器讓手部得到休息
母乳是嬰兒成長發(fā)育首選的天然食品,在奶水不充足、寶寶吃不完或媽媽需要外出等情況下,媽媽需要擠奶促進乳液分泌,或擠出多余的奶水防止乳腺炎。擠奶時,如果連續(xù)長時間做拇指張合動作,也容易誘發(fā)“媽媽手”,媽媽在必要時可借助電動吸奶器,讓手部得到充分休息。
5、使用背帶解放媽媽的雙手
寶寶過了4個月就可以考慮使用背帶了,在帶寶寶外出時使用背帶,可以緩解媽媽手部和肩部的壓力。需要提醒的是,背帶雖然方便,但每次連續(xù)使用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長時間背著寶寶,媽媽的肩部和背部也是會很酸痛的。所以,偶爾也換爸爸抱一下,共同分擔才能更加輕松的帶好寶寶哦!
6、適當運動緩解手部不適
照顧寶寶的大小事務很多,有時候實在難以避免,當手腕感到酸痛時,可以做適當?shù)纳煺惯\動來幫助舒緩手腕局部腫脹與疲勞,手腕關節(jié)做360度的旋轉,或將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都可以有效緩解手部的酸痛。
媽媽手宜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在萌芽狀態(tài)就將其扼殺,除了以上這些注意事項,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媽媽的手腕得到充分的休息,家人應主動分擔抱小孩及其他家務,這樣才能使“媽媽手”遠離辛苦操勞的媽媽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