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分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俗稱產后大出血或產后血崩。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fā)癥,位居我國產婦四大死亡原因之首。
產后出血的發(fā)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由于測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觀因素較大,通常估計失血量僅為實際失血量的一半,故實際發(fā)病率更高。
導致孕婦產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子宮無力,子宮內胎盤有殘留物、產道裂傷、子宮內翻、子宮破裂、子宮復原不良等因素。
產后出血和晚產后出血有什么不同
1、出血時間不同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80%發(fā)生在產后2小時內,相對晚期產后出血而言,產后出血也被稱為早期產后出血。晚期產后出血指分娩24 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fā)生的子宮大量出血,出血量超過500ml。多見于產后1-2周發(fā)病,亦有遲至產后6周發(fā)病。又稱產褥期出血。
2、出血原因不同
產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依次為:子宮收縮無力、胎盤胎膜娩出異常、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障礙。而晚期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盤碎片殘留。
近年來隨著各地剖腹產率的升高,晚期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有上升趨勢。其中,剖腹產術中處理不當致子宮切口裂開是引起晚期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m.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小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