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心理性格 > 孩子成長過程如何有效溝通

張靚穎母親手撕準女婿 孩子成長過程如何有效溝通(2)

出處:媽媽育兒網(wǎng)日期:2016-10-11 08:35:40編輯:橙子

那么良好的親子溝通關(guān)系,究竟是如何被毀掉的?下面通過4個小故事來闡述,家長們可以對號入座。

1.心不在焉地聽孩子說話

一位媽媽曾說:

“孩子每天晚上都會從睡夢中哭醒,情緒低落,表現(xiàn)得很害怕,每次去幼兒園,都會在幼兒園門口抱著爸爸媽媽的腿大哭一場。她一直認為是換了新幼兒園孩子不適應(yīng)所致,后來聽到班上小朋友的只言片語才知道,班上有個小男生天天打他。”

我問:

“孩子從未跟你說過幼兒園的事嗎?”

媽媽說:

“好像吞吞吐吐地說過什么,但我都在忙自己的事,沒太注意聽,后來孩子就不說了。”

孩子在跟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若是心不在焉,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一次兩次,他可能會問你“你在聽嗎?”三次四次之后,等你再想聽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不再向你傾訴了。

2.急于批評和建議

一個小姑娘找到媽媽,說有人偷了自己的筆,媽媽的反應(yīng)是:“你敢肯定不是自己弄丟的嗎?”“自己的東西隨便亂放能不丟嗎?”“不是跟你說過貴重東西要放抽屜嗎?”

孩子丟了東西,本來心里就很難受,想找媽媽給點安慰的,結(jié)果卻被媽媽左一個建議右一個提問給惹急了。問題沒有解決,還生一肚子氣。

喜歡給建議是很多父母通常的做法,因為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經(jīng)歷得多,總想讓孩子少走些彎路,于是我們常一味地向孩子發(fā)問、給出建議、甚至指責(zé)孩子。父母的想法是好的,但導(dǎo)致的結(jié)果是孩子要么不思考、全盤接受父母的建議、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要么就是厭煩、叛逆,出現(xiàn)“你別管我”的情況,由此親子交流宣告失敗。

3.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小烏龜死了,傷心地找到爸爸:“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呢。”爸爸呢,安慰孩子:“不要傷心,不就是一只小烏龜嗎?明天我再給你買一只去。”

孩子的原意不是想要另一只,而是想要傾訴他的感受、尋求理解來的,可父母明著安慰孩子、舍不得孩子傷心,事實卻也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結(jié)果是,孩子的合理情緒宣泄演變成了父母眼中不講道理的無理取鬧。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的感受,越是叫孩子把不好的感受撇到一邊,孩子越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不可自拔,反而越發(fā)傷心難過。為何父母不能去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呢,比如就是共情一句:你很傷心……并且給孩子一個抱抱?父母用恰當?shù)脑~匯將孩子內(nèi)心復(fù)雜的情緒描述了出來,會給予孩子極大的心理安慰,他會覺得父母認可了自己的感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反而得到了紓解。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