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一個六歲的小男孩,他很喜歡玩手機上的游戲和看動畫片。有一天,他放學回家后,就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想玩手機。”
媽媽沒有直接拒絕他,也沒有隨便給他手機,而是問他:“你為什么想玩手機呢?”
小明說:“因為玩手機很好玩啊,我可以看我喜歡的動畫片,還可以玩各種有趣的游戲。”
媽媽說:“我知道你喜歡玩手機,但是你知道嗎,玩手機太多對你的眼睛和身體都不好,而且會影響你的學習和其他的興趣愛好。你想想,除了玩手機,你還有什么別的事情可以做呢?”
小明想了想,說:“我可以畫畫,或者拼拼積木,或者和小朋友一起玩。”
媽媽說:“那你覺得哪個更好玩呢?”
小明說:“我覺得畫畫和拼積木都挺好玩的,但是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
媽媽說:“那你為什么不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呢?你可以和他們分享你的想法,學習他們的技能,還可以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你不覺得這樣比玩手機更有意思嗎?”
小明點點頭,說:“嗯,你說得對,媽媽。我去找小朋友玩吧。”
媽媽微笑著,說:“好孩子,去吧,玩得開心。等你回來,我們再一起看一會兒動畫片,好嗎?”
小明高興地跑出去了,媽媽也松了一口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媽媽用了一種高情商的方式回答了孩子想玩手機的要求,她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隨便答應,而是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動機和選擇,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制力和創(chuàng)造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像小明媽媽那樣善于溝通,很多媽媽的回答往往屬于下面5種常見的錯誤回答方式:
- 直接拒絕。如果媽媽說:“不行,你不能玩手機。”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被控制,從而引起孩子的反抗和不滿,或者讓孩子變得消極和沮喪。
- 隨便答應。如果媽媽說:“好吧,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放任和被忽略,從而導致孩子沉迷于手機,或者讓孩子缺乏自制力和責任感。
- 威脅或賄賂。如果媽媽說:“如果你不玩手機,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或者說:“如果你再玩手機,我就把你的玩具都扔了。”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操縱和被利用,從而影響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或者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動機。
- 講道理或教訓。如果媽媽說:“你知道嗎,玩手機對你的眼睛和身體都不好,你應該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或者說:“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機,你怎么能這么懶惰和無知呢?”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教訓和被批評,從而引起孩子的抵觸和反感,或者讓孩子變得自卑和害怕。
- 轉移話題或逃避問題。如果媽媽說:“你想玩手機?你先去吃飯吧,吃完飯再說。”或者說:“你想玩手機?你看,外面的天氣多好,我們去公園玩吧。”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轉移和被逃避,從而導致孩子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或者讓孩子缺乏溝通和表達的能力。
這些回答方式看似簡單有效,但其實都有很大的弊端。直接拒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被否定,發(fā)火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誤解和指責,威脅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和反抗,哄騙會讓孩子失去信任和尊重,無視會讓孩子感到被冷落和無助。這些回答方式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自信、創(chuàng)造力和社交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像小明媽媽一樣正確引導孩子呢?
我認為媽媽們要做好下面3點:
- 同理:“我知道你想玩手機,因為手機上有很多有趣的東西。我也喜歡玩手機,但是我知道玩手機太多對眼睛和身體不好。所以我每天只玩20分鐘,如果你遵守就可以玩一會兒”。這樣說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和時間觀念。
- 引導:“你想玩什么游戲呢?是不是很好玩?我也想試試。不過我聽說玩游戲太久會讓大腦累,而且還會錯過很多其他的樂趣。比如說畫畫、做手工、讀書、跳舞等等。你有沒有想過嘗試一些新的興趣呢?”
- 協商:“我明白你想玩手機的心情,但是我們也要遵守規(guī)則。你今天已經玩了20分鐘手機了,就不能再玩了。不過我們可以一起去戶外打羽毛球,你覺得怎么樣呢?”
所以,當孩子問你“媽媽,我想玩手機”時,你會怎么回答呢?希望你能從高情商媽媽那里學習一些技巧,讓你和孩子的關系更加和諧,讓孩子的成長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