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即便是雙胞胎寶寶,脾氣性格也會各有不同。而牙齒尚且會咬到舌頭,何況是居住在同一所房間里、從經(jīng)驗到閱歷完全不同的兩代人?
有家長會認為,孩子越大越不聽話、越不好管,真是讓人傷腦筋,恨不能把他重新塞進肚子里回回爐。
其實出現(xiàn)親子沖突,也不見得是壞事。只能證明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思想和人格,不再僅僅是父母的“跟屁蟲”,也不再“人云亦云”,他在嘗試判斷、思考、推理以及證明自己。這是多么棒的嘗試啊!
事實上,父母一定要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附庸。父母有撫養(yǎng)孩子的義務,但沒有替孩子做一切決定的權利。
當親子間需求不一致的時候,沖突可能必不可少。
面對沖突,大吼大叫是很多人的本能,實施父母權威也是很多父母的本能,但是和孩子相處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本能?。?/p>
父母的吼叫只能一時震懾孩子,但不能讓孩子害怕一輩子,一旦他們內(nèi)心的反抗情緒被激活,吼叫只會變得歇斯底里且無能為力。
不聞不問更不可能,從本能上父母就不會對孩子的不對置之不理。若是一味強制性讓自己壓抑,所有的情緒總需要一個出口,看似平靜的火山一旦爆發(fā),更會一發(fā)不可收拾。
那么要如何正確面對親子沖突呢?
1、冷靜下來之后再開口
沖突之所以是沖突,一定是雙方互不相讓的結果。而盛怒之下,有太多不可測以及傷人傷己、兩敗俱傷的情況發(fā)生。
所以,當沖突發(fā)生,作為父母、作為長者,一定要先冷靜下來,并且嘗試讓孩子冷靜下來。如果不能,不妨先離開發(fā)生沖突的地方,給自己、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空間,互不干擾。
2、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冷靜下來之后的再開口,一定要態(tài)度誠懇、開誠布公。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自己為什么會發(fā)脾氣,認為孩子的行為給自己造成了怎樣具體的妨礙或傷害等等。
允許孩子為自己辯解,在孩子辯解的時候,不急于否定,而是安靜的聽完。因為這是孩子的真實感受。
只有雙方都明白了對方的問題所在,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3、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
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父母習慣性的和孩子商討問題,而不是一言堂。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也會開始思考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父母一定要說出自己對孩子具體的期望,而不是含糊的要求。
我記得一個笑話,說一個留學生對自己的中國導師說,三年前我剛來,您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如今不是應該五千零三年嗎?為什么您還說是五千年呢?
這就是思維不同所造成的不同感受。
每個人的評判標準是一樣的。
比如父母總讓孩子喝熱水,但是一摸孩子喝水的杯子,還是覺得涼。但孩子很委屈,我明明加了熱水??!所以父母一定要親自給孩子示范一下,讓他具體感知到水的溫度,才能夠明白父母說的熱水是怎樣的水溫。
教育孩子方面也是一樣,父母一定要準確的說出自己的要求和期望,當?shù)玫胶⒆拥恼J可和共鳴之后,孩子才會明白自己要具體從哪個方面努力,有了目標才要想如何達成目標的方法。
不管怎樣,當親子沖突發(fā)生的時候,父母能不能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關鍵。
大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孩子,既不能實施一言堂,也不能因為孩子覺得自己委屈難過而放松應有的原則。
孩子需要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諧相處,而父母也要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的自尊。
把孩子吼一頓或者打罵一頓,這樣做除了讓孩子更恨父母以外,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絲毫幫助;而放縱孩子依照自己的想法來,只會讓孩子驕縱自我。可是,以后的人生,除了父母還有誰能夠這樣縱容他呢?
每一次犯錯都應該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寶貴機會,只要父母善于引導,孩子外在的經(jīng)歷都終將成為他自己內(nèi)在的經(jīng)驗,讓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逐漸變得從容、智慧、成熟、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