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小學高期或中學之后,很多父母會不自覺的發(fā)現(xiàn),他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孩子們的個子已經(jīng)高過了自己或與自己比肩,男孩子的聲音正在逐漸變粗,女孩子的愛美之心日漸濃郁……
而最讓父母操心的是,過去那個常常圍著自己身前身后,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笑個不休的小可愛,已經(jīng)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更喜歡呆在自己的空間,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脾氣總有些小暴躁,心情總有些小起伏,主動和父母拉開距離,甚至在父母說教的同時開始奮力反抗,口不擇言……
事實上,孩子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孩子必要的成長有關。
青少年處于從幼稚到成熟、從依賴到獨立、從順從到自主的一個發(fā)展過渡階段,處于希望擺脫父母的束縛、舍棄對父母的依賴、開始獨立自主的“心理斷乳期”。
而很多父母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時,總會想當然的把自己當做孩子的老師,不停地指指點點。但是良好親子關系的構建,在于父母就是父母,遵循本份,沒有“越位”和“失位”。
1、什么是“越位”?
先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吃飯的時候,追著喂飯;當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必定坐在身邊陪著;當孩子出去玩耍的時候,總是擔心他會吃虧,動輒就去責怪別人家孩子……
這些司空見慣的事情,其實就是父母的“越位”。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而“越位”,就意味著對孩子的能力心存疑惑,不舍得放手,只好事無巨細的替孩子做,幫孩子做。
事實上,孩子的表現(xiàn)就是父母“越位”的直接后果:因為父母總是“越位”管理,孩子沒有了自我,失去了主見,他們逐漸也認為,自己的事情就是父母的事情,自己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幫忙,隨后,他們就逐漸變得沒有界限感,沒有責任感,自私自利,只為自己。
這樣的孩子,只會對父母依賴,卻不會對父母信賴;只能啃老,卻不會孝順。
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讓孩子學會承擔,學會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讓孩子懂得自我成長的價值、自我保護的意義和自我責任的建立。
這個過程中,父母管住自己想要“越位”的行為舉止,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愛吧!
2、什么是“失位”?
對比于“越位”,“失位”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越位”是一種“過”,那么“失位”就是一種“錯”。
比如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本就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那么你是否盡到了這些?是否陪伴孩子左右,是否正確的教育孩子,是否能夠言傳身教?
若是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如何做好,似乎也是一種“奢望”。
簡單地說,父母該履行的教育責任沒有履行,沒有負起自己的責任,也沒有守住自己的界限,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犯錯的環(huán)境和機會,最終卻又怪罪到孩子自身,就是“失位”。
你是否一邊玩著手機、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責怪孩子愛看電視、愛玩手機?
你是否習慣于把孩子交給老人、交給托管、交給玩具,卻很少與孩子有交流和溝通?
你是否一邊認認真真的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批改對錯,一邊又責怪孩子自己不檢查作業(yè)?
……
其實,這都是父母的“失位”造成的啊!
對于教育孩子來講,父母的“越位”和“失位”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往往“越位”的背后,會有“失位”的影子;而“失位”事件的背后,也與“越位”的行為息息相關。
正如父母動輒就指點孩子,以“老師”自居的時候,就恰恰“失位”于父母這個稱呼。而孩子,在家中需要的只是父母,能夠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包容他們,甚至偶爾放縱他們一下的爸爸媽媽,并非是時時都在教誨、處處都在指點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