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經(jīng)成為父母的習慣。其實,三歲的小孩已經(jīng)準備好去探索整個世界了!
給孩子自己作主的機會 對于1-4歲的孩子,大多父母都會以孩子太小為由凡事包辦代替。但專家認為,父母的這種想法非常不科學,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專家建議:只要是孩子能夠做、應該做、做起來安全的事情,就應該給他權利,讓他自己做?! ?/p>
如果您不想讓孩子變得懶惰,想讓他保持自信、積極進取,您就應該記往怎樣教育孩子:當孩子做出某種嘗試時,只要不是危險的和損害別人利益的,大人就應該鼓勵,并且提供機會讓他大膽嘗試。要讓孩子明白,誰都有失敗的時候。這樣,孩子每次嘗試做一件事情時,他得到的都是獎勵而不是“電擊”,他當然會很有自信,樂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做自己還不會做的事情了。長大了之后,他很自然就會成為一個勤快的、樂于嘗試新事物的、積極向上的孩子了! 怎樣教育孩子之讓寶寶嘗嘗生活
每個孩子天生都擁有最徹底的好奇心,和最真實的逆反心理。大人不讓的,他就偏要嘗試。阻止無效,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味一些味道,無論它是食物,還是人生。酸甜苦辣總要靠孩子的嘴親口品嘗,方能明白個中真味,
生活也是這樣,兒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怎樣教育孩子?我們不可能手把手教會他如何成長,路要靠他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我們不必為怕他跌倒而在一邊小心守候,更不可能背著他走一輩子,或是急急站出來替他鏟除一路上的荊棘到老。生活的酸甜苦辣總要靠兒子的嘴親口品嘗,方能明白個中真味,沒有切身體會絕對不行。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明知那是不可為不可吃的,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也只能做到放手。 如何教育孩子之家務中培養(yǎng)責任心
從小就干家務活兒的孩子長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務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他們從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價值,每完成一項工作是多么讓人快意?! ?/p>
“給孩子布置家務是讓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種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麗莎白-邦得里說,“習慣于承擔家務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過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這種體驗和責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適應生活。”
在國外,如何教育孩子許多父母都注重從小讓他們的孩子做點家務,干一些給花園除草、倒垃圾或者修剪草坪等力所能及的事。這樣長大的孩子成年以后,往往身體比較健康,生活得也很幸福。
美國哈佛大學歷時40余年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適量勞動可使孩子快樂。這個問題的研究起始于當時要弄清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人員在波士頓市舊市區(qū)內(nèi)研究456名青年的生活。當他們到了中年,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不論智力、家庭、收入、種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時參加過勞動,甚至是簡單的家務勞動的人,也比那些小時候從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