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分娩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順產(自然分娩)與剖腹產(剖宮產)了。順產需要產婦經歷開宮口的疼痛,有人把這種疼痛感劃分為等級(1-10級)。
而女性自然分娩的疼痛指數是9.2級,由這個數據可以想象得出女人生孩子是多么的疼痛,不容易的。剖腹產雖然可以不用經歷疼痛,但是也是需要在產婦的肚子上開一條口將寶寶取出,這條傷疤會伴隨媽媽一輩子的。
據了解,無痛分娩在國內普及一直比較困難,而在國外卻被許多人所認可。事實上,無痛分娩已存在100多年,可是為什么在國內卻一直不普及呢?
無痛分娩已存在100多年
【無痛分娩已存在100多年】
美國的一套疼痛指數將疼痛按程度劃分為1-10級,用一把刀將中指從中間切開的疼痛指數是9.2,而自然分娩的指數則為9.7-9.8,意味著比刀割還疼。此外,還有理論稱,產痛僅次于被火燒灼的傷痛。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前院長段濤,部分孕婦在生產中會經歷最高級別的痛,即“人類能夠想象和承受的最痛級別”。
無痛分娩早已在世界上存在了100多年,進入我國也已半個世紀,但目前卻尚未普及。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報告,2008年時,美國產婦采用分娩鎮(zhèn)痛的比例便超過60%。而在中國,2015年國家衛(wèi)計委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的“快樂產房,舒適分娩”項目活動稿件中稱,“據估算,在中國無痛分娩不到10%。”
致電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三甲綜合醫(yī)院,發(fā)現(xiàn)無痛分娩在婦產??漆t(yī)院的普及度高于綜合醫(yī)院,民營醫(yī)院普及度高于公立醫(yī)院。醫(yī)生稱,國內麻醉醫(yī)生偏少、無痛分娩手術收入低,是無痛分娩在國內難以普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