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小豆子我今天一早起來就要求媽媽一起去公園騎自行車。但讓我很不高興的是,從頭到尾,每隔幾分鐘就能聽到媽媽的各種“提示”。
一會說“慢點,慢點,看前面有人”,一會又說“注意旁站邊的小妹妹”,還沒隔兩分鐘,又叫我快快停下來休息一會。哎呀,真是覺得媽媽太嘮叨了。
雖然我騎車技術(shù)不是太好,但在開始學(xué)車的時候媽媽就已經(jīng)告訴過我了,騎車要注意周邊的人和障礙物,速度要控制好。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知道該怎么做了,所以聽到媽媽的各種“小心,慢點”,我就當(dāng)作沒聽見,故意不理睬。小豆子我已經(jīng)長大了,簡單的事情我不希望媽媽重三遍事的說個沒完沒了,請媽媽不要太嘮叨好嗎?
善意的嘮叨,或許是傷害孩子的“一把刀”,媽媽過于嘮叨,對孩子帶來的5個危害:
1、麻麻愛嘮叨,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小豆子好奇心重,特別喜歡東摸摸西碰碰,麻麻卻不停地“警告”:“不要爬到桌子底下,撞頭”“別摸熱水瓶,當(dāng)心燙手”“別碰抽屜,夾到手好疼”……所有讓小豆子感到好奇的東西,麻麻都會在我要去親自體驗之前告知我,我覺得這個世界一點兒都不好玩,沒什么能引起我的興趣。
2、麻麻愛嘮叨,影響孩子的判斷力
小豆子上幼兒園之前,麻麻會一直提醒:“今天冷,多帶件衣服”“記得把書帶上”“今天游泳課呢,泳褲泳帽帶了嗎”……小豆子就負(fù)責(zé)根據(jù)麻麻的指令把東西一件件塞到小書包里。
可有一天,麻麻臨時有事先出門了,小豆子上課時才發(fā)現(xiàn)沒帶英語書、沒帶顏色筆,還忘帶衣服導(dǎo)致著涼感冒了。小豆子很慚愧,過去過于依賴麻麻的提示,自己沒有主動思考,不會自我判斷,一旦離開麻麻就手足無措、丟三落四。
3、麻麻愛嘮叨,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zé)任感
小豆子覺得,麻麻控制欲太強,常常要支配我的行為:“看見認(rèn)識的人要問好”“不要在地上爬,地上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麻麻不知道,這些是不是我愿意做的。
又或者說,我不愿意做,可我有自己的想法,但麻麻不會聽我的,一味嘮叨,直到我“聽話”為止。小豆子的想法被束縛了,行為被約束了,我不高興,我偏偏要叛逆,向麻麻說的反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