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老師班里有個孩子叫丁丁,在嘰嘰喳喳、滿場飛的其他小朋友旁邊,他顯得格外不同。有新奇的課程體驗時,別的孩子躍躍欲試,丁丁探著小腦袋,別人喊他來參加,他的眼睛說要,行動卻在遲疑。孩子們風采展示,丁丁對其他小伙伴滿是羨慕,自己卻不邁出一步。和丁丁父母攀談之后,小高老師有了答案。那些做事猶豫不決、畏首畏尾的孩子,都是這樣被父母養(yǎng)大的。
一、大包大攬孩子的一切
包辦婚姻已是老黃歷,可包辦式養(yǎng)育卻欣欣向榮。孩子小的時候,打著為孩子負責的旗號,指令打哪兒孩子就得去哪兒;好不容易孩子長大,又搬出了“我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都多”的經(jīng)驗,橫挑鼻子豎挑眼。
父母把孩子本該自己走的路、自己吃的苦、自己想的事兒全部擺平,那這個孩子遇坎兒還能過么?孩子錯過了本該有的成長體驗和試錯機會,獨立性、意志力、責任心都是一紙空談,做事瞻前顧后畏手畏腳也是必然。
二、附條件的愛
愛是無條件的接納,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美好是你,瑕疵也是你,因為愛你而愛你的全部。父母對子女之愛,本應該是這個豐滿的樣子,而現(xiàn)實呢,愛的面前還有層層關卡障礙,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安全感的建立就在這些條件里不那么穩(wěn)固。
以愛之名的條件都是父母強加的意愿,孩子總會在過程里擔驚受怕,做錯了父母的愛也付之東流了。孩子漸漸的會失去自我,以取悅父母為中心,他的自我認同和價值體現(xiàn)也被時間磨光了。
三、語言暴力
做事畏首畏尾背后的成因之一就是對自己的不認同。而孩子的自我認同是在父母無條件的愛和肯定下建構的。
肯定一般都是言語的表達,可就有一些父母在家這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默默地實施語言暴力,深深傷害著孩子的自尊。慢性子的孩子總被說,“拖拖拉拉什么時候能做好,以后能成什么事!”,調皮的孩子總被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人了”,成績不好的時候更會被說,“你看隔壁家的孩子,一樣的老師你怎么就學不好”。孩子的自我認同在這個隱形的傷害里也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