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緊張,造成親子矛盾。造成這些矛盾的原因是父母太過寵溺孩子,以至于孩子缺乏鍛煉,沒有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
網上一度出現一個30歲的巨型嬰兒。這位巨型嬰兒在而立之年依舊依靠父母生活。自己的衣服不會洗,吃飯還要父母喂。除了沒日沒夜的打游戲,剩下的就是和父母吵架。
原先他的父母只是認為孩子受到了生活的打擊,時間久了就能夠轉變“巨嬰”思想。但時間越久,這個巨型嬰兒對父母的依賴就越強。以至于這個“巨嬰”的父母不堪重負,直到狠心放棄了他。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情緒,反而使孩子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什么是“斷舍離”?
“斷舍離”的概念是有日本的一位女作家首次提出,并逐漸傳播開來,為眾人所推崇和效仿。斷舍離以拋棄一些不必要的舊東西為手段,從而達到為自己減負的目的。這個概念有其社會根源。
在現今社會,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強,心理疾病爆發(fā)的幾率越來越大。而通過拋棄舊有的東西為自己減負,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從而讓自己擁有一個愉快的心情。這個概念最本質的含義并不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是一種對生活的世界觀。
二、孩子依賴性強的害處
不具備獨立能力的孩子,通常人際關系不好。因為這些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或者他人的幫忙。而其他孩子面對這樣的小伙伴時,很難有耐心去幫助他。
因為大家都是孩子,孩子的思維非常的單純:我們在一起玩耍是為了快樂,而你讓我不快樂,我干嗎還和你玩呢?所以不具備獨立能力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
就像上文中論述的巨型嬰兒一樣,孩子過于依賴父母會喪失獨立生存的能力。這些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自己吃飯,遇到困難就找父母,遇到一丁點的傷害就大哭大叫。雖然在家里面有父母寵著他們,但是在社會上會很難立足。
三、父母可以用這4個方法培養(yǎng)孩子,使孩子減少依賴性
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父母要成為孩子學習的目標。因為孩子與父母接觸的時間最長,父母的行為必然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如果父母過于懶惰,那么孩子也畢竟是懶惰至極的。所以要小孩子獨立,父母必須要學會獨立。
有些父母生怕孩子受傷害,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替他們做。這種行為忽略了孩子的能動作用,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依賴父母。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替孩子承擔責任,但父母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得不到成長。
要想使孩子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就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并且還要讓孩子去承擔這些結果,從而反饋自身,提高自己。
當然我們不提倡孩子依賴父母,但也不提倡孩子不能依賴父母。如果父母對孩子太過殘忍,就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三觀。所以要讓孩子適當的依賴父母,在孩子困難時給予他們幫助。
很多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這樣的孩子缺乏鍛煉,也缺乏獨立意識。父母要讓孩子多鍛煉,這樣孩子才能夠培養(yǎng)出獨立意識,從而反饋自身。
四、總結
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依賴行為過于厭煩,就會說孩子兩句。但孩子從小未受過一絲委屈,父母的吵罵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了天大的傷害。所以會致使二者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父母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就要用科學且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夠在社會立足,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