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榜樣感染。
記得在琪琪四歲那年,她得過一次蕁麻癥,但當時都不清楚咋回事,一開始也不嚴重,僅手臂上有紅腫,琪媽用艾葉水擦,很快也消腫了,但好了一塊,卻又生出新的一塊,從手臂上感染到大腿上,最后胸部和整個臉部包括嘴邊都生出很多紅色斑點,看起來挺可怕的,這時琪媽有點六神無主,琪琪看到手臂上一鼓一鼓的皰好象能走動似的,更是緊張得大哭起來。
我剛好下班跨進家門,琪琪象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撲向我,待問明情況以后,我非常清楚自己當時的使命,那就是一方面要盡可能地緩解緊張情緒,以免亂中出錯,再說心理上的放松也有利于減輕病痛,另一方面要盡快抓緊時間尋求良策,我于是故作輕松地說:“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聽說到醫(yī)院里由醫(yī)生一看就好了,我們還是趕快動身去兒童醫(yī)院吧”(實際上我心里也沒底,只是寄希望于醫(yī)生),于是鞋子都沒脫,晚飯也沒吃,就一起打的士去醫(yī)院,在路上,我還一直盡情地與琪琪開玩笑,講故事,讓她努力忘掉剛才所發(fā)生的一切,最后醫(yī)生開了一副藥當晚吃了,第二天就徹底痊愈。
事后,我總結(jié)出父母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堅強的榜樣,那就是在遇到任何挫折、痛苦的時候千萬不要害怕、慌亂甚至絕望,要始終保持著樂觀心態(tài)去面對、要學會想辦法和尋求幫助。
另外我和琪媽堅持做到每天讀書看報、少看電視、按時睡覺、早起鍛煉,以榜樣的力量促使琪琪從小就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