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要不要給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喂水,這也是很多媽媽爭論的問題。
有的媽媽認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了,不需要給寶寶喂水;另外一些媽媽認為,即使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也會有缺水的情況,應該給寶寶喂水。
兒科醫(yī)生崔玉濤也認為,通過觀察寶寶的尿液顏色、尿量,來判斷寶寶是否缺水是比較科學的,這時寶寶處于輕微缺水狀態(tài),及時補水就能避免出現嚴重缺水了。
但媽媽也要注意一點,如果的寶寶小便顏色黃,但尿量并不少,則可能跟服用了維生素B有關。判斷寶寶是否缺水,應該結合多方面來考慮,不能僅憑一點就認為孩子應該多喝水。
除了喝水量的問題,媽媽們還要注意這幾點:
給寶寶補充體液,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市面上的飲料含有太多添加劑,鮮榨果汁含有大量的糖,都不適宜作為日常補充體液的來源。
冬天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喝熱一點的開水,認為這樣可以暖身子,實際上寶寶對熱的感受性要比成人敏感很多,通常成人覺得剛剛好的,孩子就覺得偏燙了,過熱的開水可能會導致孩子口腔黏膜、胃黏膜受損。最適宜的溫度應該和人的體溫相近,不宜太燙。
喂奶(或吃輔食)的前半個小時,最好不要給寶寶喝水,以免影響進食量(當然如果少量喝,喝一點解解渴,影響也不會太大)。
如果寶寶出汗較多,應增加給寶寶喝水的次數,分開多次地讓寶寶喝水,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喝水量,這樣不利于減輕他們的腎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