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媽媽在網(wǎng)上討論這樣的問題:寶寶雖然才3歲左右,但是卻有暴力傾向。不僅僅打同學(xué)還打媽媽。有媽媽還把自己被孩子“咬”的牙齒印子的圖片曬了出來。各位家長都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寶寶的這個情了。
小編想問:各位家長,你的寶寶是否也有以上有“暴力”的行為嗎?家長是否知道孩子暴力有時候是假象?并不與孩子的心理出發(fā)點有關(guān)。閱讀本文,你會更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
假象一:不會使用正確的肢體動作
鏡頭:
午飯時間,小朋友都坐在桌子邊上等著用餐,樂樂突然用力摟過身邊小米的脖子,緊緊地把他的頭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嚇得大聲哭起來,樂樂有點困惑了,于是又用力把小米從胸前推開,小米被他這么一折騰,哭得更厲害了。樂樂看著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解讀:
2~3歲的寶寶對自己的身體動作力度的覺察力和控制力還比較差,因此人們常說:寶寶打人,沒輕沒重。樂樂對同伴的“暴力行為”似乎毫無來由,其實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種喜愛的心情,可是他過于激烈的動作,讓陽陽產(chǎn)生了誤解和害怕。
怎么幫孩子:
父母注意正確示范:
寶寶對自己動作的認(rèn)知是通過父母以及周圍人的相互作用獲得的。
因此父母要注意:
要時時對寶寶的動作做出正確的回饋,當(dāng)寶寶用力過猛打疼你時,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寶寶把媽媽打疼了,媽媽覺得好痛。”同時給他示范恰當(dāng)?shù)谋硎竞酶械姆椒ǎ?ldquo;寶寶,如果你喜歡媽媽、喜歡小朋友就輕輕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懂得如何正確地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與小朋友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