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一直是大家公認為蛋白質最豐富的食物,不管是男女老少,吃雞蛋都有益健康。尤其是生長發(fā)育階段最快的寶寶,每天一個雞蛋,能為提供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質。
許多家長覺得雞蛋的營養(yǎng)豐富,于是希望孩子能多吃則多吃,只要孩子吃得下,不管多少個都可以。
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吃雞蛋一般建議一天一個,如果過量,不僅吸收不到該有的營養(yǎng),而且容易導致厭倦,從而讓孩子日后聞到雞蛋就不吃的程度。
雞蛋雖好,但寶寶吃雞蛋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在給寶寶吃雞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qū)。
一、一次性吃太多雞蛋
很多家長以為,雞蛋營養(yǎng)豐富,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正確做法: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后逐漸加至0.5-1個。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會導致消化吸引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yǎng)不良。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二、將蛋黃作為第一次輔食
營養(yǎng)學專家王興國認為,過去蛋黃多作為首選的輔食推薦,但蛋黃中鐵很難吸收,吸收率僅3%,遠低于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
正確做法:第一次正規(guī)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嬰兒米粉強化了鐵、鋅、維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過敏,是寶寶首選的輔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為正規(guī)的最初輔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