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ABC丟了漢語
在多數家長贊成盡早送孩子學英語的同時,也有家長認為孩子太小,連很多母語都無法理解,沒必要那么早開始學英語。對此,烏市第五十三小學副校長董偉表示贊成:從小學習一門外語,能更快地擁有駕馭該語言的能力,但是在早期,孩子首先應該掌握好母語。
只有學好母語,將來才更容易學習新的語言。如果在孩子未完全掌握母語時就學習英語,由于英漢語法的差異,很容易將兩種語言混淆,導致孩子說話時語序混亂、表達不明確。
很多學生一味重視英語學習,忽視了漢語學習,英語很流利,卻寫不好漢字,甚至連一封完整的信都寫不出來。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薛連平老師說:“有些孩子上學后對英語的掌握速度很快。
但對語文的學習卻很吃力,甚至出現把字母與拼音搞混的情況,在造句的學習中也經常出現語序混亂、語意不明的現象。還有些孩子雖然在學前進行了系統(tǒng)的英語培訓,但上學后主要還是使用漢語與老師同學交流,從而出現了‘學得快,忘得也快’的情況。”
在薛老師十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時常見到這種孩子:他們從小就進行了系統(tǒng)的英語學習,剛上學時英語基礎也比別的孩子好些,但是這些孩子覺得自己基礎好,在學校的學習中就容易出現懈怠的現象,覺得老師講的內容自己都會,上課時就會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英語成績反而不如那些學前沒學過英語的孩子。
培養(yǎng)興趣為主
“對于孩子來說,接受新事物很容易,他們對外界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所以幼兒學英語應該更注重培養(yǎng)對語言的興趣,而不應對孩子要求過高,強制其背誦單詞與句子,應該在玩樂中復習學過的詞匯。家長應該擺正心態(tài),不能太功利。
”EF英孚教育烏魯木齊學校課程服務部老師田榮鈺說,對于初學的孩子來說,強制背誦會導致興趣的喪失,家長應多鼓勵孩子說出來,而不是背出來,多使用色彩和畫面感很強的圖片和道具,正確引導孩子,提高學英語的興趣。家長應多使用英語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學以致用,在孩子使用漢語表達時適當地教一些英語詞匯,使孩子在視覺和感官上將詞匯與物品聯系起來。
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石慧艷老師也持相同觀點,她建議:孩子能基本掌握母語的語序,此時再接觸英語,如教育方式得當,很容易激發(fā)新一輪學習語言的興趣。英語并不是越小學習越好,最好等孩子漢語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讓孩子感性接觸英語,如引導孩子讀短小的英文詩歌、故事,并適當背誦一部分,但不要超出孩子承受能力,主要是訓練聽說、培養(yǎng)語感,不用懂得很透。
孩子在幼兒時期學英語,不要讓孩子早期就感到心理上的沉重壓力,要讓他們覺得英語好學,有意思。所以,提高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孩子學好英語的前提,也是家長幫助孩子學好英語的主要努力方向。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m.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小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