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行為教育 >

身邊到處都是教育契機,教養(yǎng)無需分家!

出處:網(wǎng)絡收集日期:2024-07-25 14:42:02編輯:秩名

“教”“養(yǎng)”不分家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大多會把精力放在“養(yǎng)”——只要小家伙吃好、穿好、玩好,不生病,很開心,便一切OK。到2歲左右,當孩子自我意識萌芽,不再那么乖巧時,我們才驚覺教育已迫在眉睫!若我們早一天知了,“教”無需滯后于“養(yǎng)”,那么許多困擾都會灰飛煙滅,甚至根本不會產(chǎn)生。
 
※教育,在早期不該被忽視※
 
根據(jù)調查,很多媽媽往往要到寶寶1歲至18個月才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有甚者,一直要到孩子兩三歲之后才意識到教育的緊迫性。
 
但到那個時候,孩子往往已經(jīng)形成令我們頭痛的習慣,想要去除這些習慣,還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我們急于“改造”孩子,引發(fā)親子對抗,我們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渠道因此被堵塞;另一方面,溝通不順暢甚至無效帶給我們嚴重的挫敗感,讓我們有無能為力的感覺。我們的無能為力也會無形中影響我們與孩子的關系。就算孩子迫于壓力,勉強服從,又會帶來新的問題,諸如,孩子表面服從,內(nèi)里對抗,一旦外力消失,他便行為依舊,甚至因補償性需求而顯得更為嚴重,或者孩子為了適應環(huán)境,形成壓抑自己的習慣,導致他凡事唯唯諾諾,不敢自主行動,甚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哪種結果,都不是我們期待的。
 
之所以導致這樣的局面,源于我們忽視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之所以忽視早期的教育,源于我們不了解孩子發(fā)展的特點。我們誤以為孩子小時候一無所知,是一張白紙,所以“無須”那么早便將教育提上日程。而事實上,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有一顆與生俱來的精神胚胎,他對外部環(huán)境的感知、自主學習及自我適應的能力也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他甚至還是讀心的大師。既然如此,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環(huán)境中的一切都會對他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教育,跳不出養(yǎng)育的圈子※
 
因為不了解環(huán)境中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我們往往以為,教育是需要刻意而為之的事情,需要特定的時間、特定的事件、特定的方式、特定的對象、特定的……作為支撐。殊不知,正是這眾多的“特定”預設了某個框架,讓教育變得機械、低效,失去了活性。
 
事實上,教、養(yǎng)無須分家,時時、事事、處處皆是教育的契機,把握這些契機,一切盡在自然而然中。
 
“養(yǎng)”孩子,終歸脫不開吃喝拉撒睡。而吃喝拉撒睡,都是教育的契機。換言之,教育,跳不出養(yǎng)育的圈子。只要我們稍微用點心,養(yǎng)育的每個細節(jié)都可以涵蓋眾多的教育元素,讓教育變得輕松有趣,如春雨潤物,不著痕跡。
 
舉例來說,即便是給孩子喂奶這么簡單的事情,也是教育的好機會。若媽媽喂奶時心情愉悅,耐心細致,甚至很享受這個喂奶的過程,那么,寶寶自然心情愉悅,安全感十足,有強烈的被愛的感覺,他的心靈就得到一個被滋養(yǎng)的機會。一個有強烈的被愛的感覺的孩子,他的內(nèi)心更強大,更能勇敢地走向外面的世界,這是他走向獨立的基礎。相反,如果媽媽情緒惡劣,缺乏耐心,寶寶就變得很焦慮、很恐慌,雖然他還不懂得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但是,他會哭鬧、不安地晃動四肢等,以嬰兒目前這個階段能夠把握的方式表達他的感受。若媽媽長期如此,孩子就會有不被愛的感覺,他的自我價值感就很難建立,他會因此變得緊張、焦慮、自卑、畏縮……
 
因此,只要我們別把小寶寶當“白紙”,從細節(jié)入手,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便已經(jīng)是在教育了。
 
※教養(yǎng)有道,成就父母和孩子※
 
當然,教育還需要涵蓋更多的內(nèi)容,才可以協(xié)助孩子成長得更好,并防止各種令人頭痛的問題產(chǎn)生,讓我們在養(yǎng)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彎路,走得更輕松,更自在,充滿更多歡樂。
 
這就需要我們以前瞻的眼光看待教育這件事。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是短視的。因為短視,我們在養(yǎng)育孩子這件事上會更多地關注于眼下是否方便,是否輕松隨意,而較少關注它可能帶來的后果。
 
拿吃飯這件事來說,如果從孩子幾個月開始,就養(yǎng)成一家子圍坐餐桌前進餐的習慣,并且每次給孩子手里塞點方便抓取的食物,給他喂飯的同時也鼓勵他自己進食,那么孩子就會養(yǎng)成很好的進食習慣。就不會出現(xiàn)將來需要追著喂、對抗吃飯、上了幼兒園因為不能自主進食面臨各種困擾,或者出現(xiàn)胃口不好甚至因為長年被填塞導致脾胃不和等問題。不僅如此,當我們放手讓孩子自己進食時,孩子也因此獲得全面的發(fā)展。飯菜的色香味,是孩子認知的好素材。無論是否使用工具,以及能否成功地將食物塞進嘴里,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自主探索,總結經(jīng)驗教訓,調整進食策略,體會自我價值感,從中獲得發(fā)展的好機會。給孩子機會,而不是變相地剝奪他成長的機會,是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支持。
 
除了盡可能給孩子更多成長的機會,我們還需要一雙慧眼,看到平凡小事中隱含的教育契機。就拿性教育來說吧,這是這些年大家談論比較多也很重視的一個話題。實際上,性教育并非我們想象的,一定要正兒八經(jīng)地進行。在我們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到處都有性教育的機會。如,處理孩子大小便的時候,給孩子洗澡、更換衣服的時候,性教育可以不著痕跡地進行。若我們尊重孩子的身體,讓他意識到,他的每個部位都很珍貴;即便大小便弄臟了衣物,那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無須大驚小怪;因為他的身體很珍貴,所以我們需要用衣物遮蓋,不能隨意示人,也不可以被人隨意撫摸……正是這些小事,帶給我們教育的契機,抓住了,我們就無須再找機會刻意去做什么性教育的工作,也不必等到孩子已經(jīng)面臨某些問題才著急忙慌想起性教育的事情。
 
總之,教育不能滯后于養(yǎng)育,“教”與“養(yǎng)”可以齊頭并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我們才可以多一份淡定,少一分煩惱,讓育兒這件事變得更加輕松與自如。

    相關閱讀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