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幫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長嫌孩子吃飯慢,就給孩子喂飯,不讓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書桌亂糟糟的,就去幫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學(xué)遲到,就幫孩子穿衣服……
雖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剝奪了孩子一次鍛煉、成長的機會,到頭來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飯、穿衣服了,咱家的還得喂、還給幫忙穿衣服。
而且父母為孩子代勞太多,還會讓孩子滋生嚴(yán)重的依賴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媽媽跟在后面“擦屁股”
給父母的建議: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用來鍛煉、練手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長空間;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獲得了80%的成長空間。
所以,真正的愛孩子不是無休無止的呵護(hù),而是讓孩子適當(dāng)面對風(fēng)雨,盡快成長起來。
正確的引導(dǎo),比催促、責(zé)罵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
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到底是多長一段時間。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沖孩子嚷:“快點,還有5分鐘就遲到了!”而孩子還以為5分鐘是段挺長的一段時間,繼續(xù)慢慢悠悠地該干嘛干嘛。
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當(dāng)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shè)定上相應(yīng)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干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dá)不滿。
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么不喜歡這件事,然后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得解決辦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寫作業(yè)的時候東瞧西看,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嚴(yán)重影響了效率。
對于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接孩子放學(xué)的路上,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yè)、想先做哪一門后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里有個規(guī)劃。
到家后,不用先急著寫作業(yè),先把吃飯、喝水、吃水果、上廁所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開始寫作業(yè),而且在寫作業(yè)途中不再允許隨便吃東西。這樣時間一長,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時間規(guī)劃能力,保護(hù)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不過在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句:給孩子制定時間表,一定要考慮孩子做事的速度以及事情的難度,不要過度要求孩子,否則,長時間完不成任務(wù),反而會使孩子產(chǎn)生挫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