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三:過分相信便宜沒好貨
事例:上周日,新晉張媽媽首次到超市里選奶粉。面對琳瑯滿目的各種產(chǎn)品,張媽媽當時就懵了,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好像哪個都挺好的。最后,她想著自己反正不差錢,就買了罐最貴的奶粉,因為不是有句俗語說“一分錢一分貨”嗎?貴的肯定更好!
面對這樣的張媽媽,小編只想說一句“土豪,帶我裝逼帶我飛!”事實上,奶粉的價格高低并不能與品質好壞直接劃等號。有時候,某些奶粉制造企業(yè)恰恰就是利用了消費者“便宜無好貨”的心態(tài),故意炒作價格,將奶粉價格抬得遠遠高于成本。
我們可以把奶粉的成本拆成原料成本、生產(chǎn)成本、倉儲成本、宣傳推廣成本、銷售成本、物流成本等幾個部分,從原料成本來看,由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chǎn)標準十分嚴格,不同產(chǎn)品間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配比基本是大同小異的,生產(chǎn)工藝(干法和濕法)也都基本相同,因此這兩部分的成本區(qū)別并不大。
就剩下的部分來看,進口奶粉會貴一些,因為要額外分擔銷售、運輸、異地開啟市場等費用和關稅,而國產(chǎn)奶粉是據(jù)國情、人民生活水平與各類食品的比價,并延續(xù)以前國家統(tǒng)一的定價,所以價格相對就較低??偠灾?,奶粉好不好,可不能光看價格哦。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wǎng)(http://m.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小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