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即蒙著耳朵盜取鈴鐺!其實在以前叫做“掩耳盜鐘”,這個故事一直到現(xiàn)在家喻戶曉,往往比喻那些喜歡自欺欺人的人。其實古代很多的寓言故事中,教育意義都是極為豐富的!尤其是在出現(xiàn)自現(xiàn)在的小學(xué)語文書里,可見,寓言故事中的很多道理知識對于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掩耳盜鈴原文
《掩耳盜鈴》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范士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而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遂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自聞之,悖也。
掩耳盜鈴原文翻譯
范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鐘口太大了,背不動。于是用錘子把鐘砸碎,剛一砸,鐘的響聲很大,他害怕別人聽到了鐘聲會來把鐘給奪走,就不急不忙的把自己的耳朵給捂住,他以為自己的耳朵聽不到了,別人會不會聽到就不管,這也太荒謬了!
掩耳盜鈴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此時,就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家里想偷點什么東西,一到門口一看,院子大門前的一口大鐘吸引了這人的注意力。
這口大鐘是用上等的青銅而鑄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壞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