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出自于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故事。故事氣氛渲染凄涼、色調唯美,有情無情之間來回切換,引人感傷!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窮苦、悲慘的遭遇在這樣熱鬧、溫暖的節(jié)日里被人遺忘…要是有人愿意買她的火柴,也許這個美麗的小女孩就不會…可是誰會知道這一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原文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兒,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她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著,另一只叫一個男孩兒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拿著小女孩邊泡邊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小女孩兒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可憐的小女孩兒,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fā)上,那頭發(fā)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并沒有人去沒注意這些。
小女孩漫無目的地一路邊走邊賣著火柴,她經過的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兒,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