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寶寶的常見病癥之一,腹瀉。其實一直都困擾著爸爸媽媽。因為雖說是寶寶的常見病癥,但是,看著寶寶那難受的樣子,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是于心不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會有這樣的痛苦。
所以,為了寶寶能夠早日康復(fù),爸爸媽媽都會想盡辦法讓寶寶快快的康復(fù),但是沒想到,有些護理誤區(qū),不但沒有讓寶寶康復(fù),反而加重樂了寶寶的病情。
所以,爸爸媽媽在護理腹瀉寶寶的時候,一定要繞開這些誤區(qū)哦~~
家長對寶寶腹瀉常見認知的誤區(qū)
寶寶腹瀉厲害要及時就醫(yī),下面就介紹一下臨床上常出現(xiàn)的誤區(qū),希望能有助于爸媽正確認識小兒腹瀉。
誤區(qū)一、都說母乳好,為什么吃母乳還拉肚子:
6個月以下的嬰兒,尤其是一些吃母乳的嬰兒,這是由于嬰幼兒的乳糖酶成熟比較晚,含量比較低,加上其位于小腸絨毛的表面,特別容易受損,恢復(fù)也比較慢,而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較高,所以就導(dǎo)致吃進去的母乳不易被消化而腹瀉。
其特點是大便稀,每天可達6~7次,甚至十幾次,呈黃綠色,較稀,含白色顆粒或小奶瓣,甚至粘液,但無膿血,化驗見脂肪球無紅細胞、白細胞,嬰兒精神和食欲好,無發(fā)燒、嘔吐等,體重增長正常,這在醫(yī)學(xué)稱為生理性腹瀉。
不必擔心,也不必用藥,無需改吃牛奶,一般到3~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后,就會自動消失。
所以,乳兒大便次數(shù)多不一定就是腹瀉病。